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缅甸语专业引群嘲,防骗反诈的流量不能乱蹭

发表时间:2023-08-17 03:29:36 来源:红网


(资料图)

□谭紫成(广西大学)

近日,有网友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内容为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并配文“已经拿到缅甸语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了”,引起网友热议。评论区不少人调侃“答应我毕了业之后不要给我打电话哦”,质疑其将从事电信诈骗。8月14日,@广西外国语学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该帖子是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中的学生姓名和录取专业P图替换,所述内容均为捏造。已向公安机关报案。(8月15日 央广网)

最近的大热电影《孤注一掷》,生动地揭露了境外电信诈骗全产业链的骇人内幕,近期关于“缅北电诈”的新闻报道同样引发全网关注。当防骗反诈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再结合缅北“噶腰子”“杀猪盘”的恐怖传闻,人们很容易对缅甸有负面的刻板印象,甚至“谈缅色变”。因此,一张子虚乌有的录取通知书便将缅甸语这一冷门小语种专业迅速推上热搜。

但是,缅北不等于缅甸,学习缅甸语也不一定在缅甸工作,更不能和从事电信诈骗相挂钩。对于网友们将缅甸语专业与从事电信诈骗关联起来的现象,工作人员回应,“不是说缅甸语毕业了就要去缅甸,虽然是缅甸语的专业,但是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有很多。”本次造谣事件的始作俑者以一种“玩梗”的方式来炒作电信诈骗,殊不知正是在网友的群嘲中,引导网友认知偏移,将“缅甸语专业”和“电信诈骗”联系起来。缅甸语虽然是小语种,但在国内有十多所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其中包括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这样的知名院校。经过这一乌龙事件后,该专业不仅被贴上了污名化的标签,更有甚者,可能会将其联想为培养潜在诈骗罪犯,这就对学校、该专业以及学生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会扰乱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秩序。如果不加以辟谣说明,长此以往,恐怕会演变成“专业歧视”的因素之一。

视频作者捏造高校缅甸语专业录取通知书,兴许是为了博人眼球,获取流量,但是以低俗无聊的话题内容刺激公众,乱蹭防骗反诈的流量,不仅让缅甸语专业及其师生蒙受非议,还给反诈工作添乱。

“缅北电信诈骗”本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电信诈骗犯罪形势严峻,不少同胞仍然被困在水深火热的诈骗集团里,如果在这个时候调侃、恶搞缅甸语专业,无疑是在电信诈骗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制造社会恐慌,助长诈骗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给任重道远的反诈工作添堵。

时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反诈宣传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每一个反诈案例侦破、每一篇反诈新闻报道都牵动着公众的心,相关话题的关注度极高,流量应转化为防骗反诈重拳出击的力量,而不能成为虚假消息爆炸性传播的工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