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望 报道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引起了连锁反应。
“结合A股市场,我认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海产品和食盐,这方面的上市公司这几天也有股价异动。”一位私募投资总监8月24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资料图片)
就在8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由此,A股水产品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当天全面上涨,其中7只股票冲上涨停板。
“消费者出于安全考虑,可能会倾向于以淡水产品平替海产品,同时也有利于目前的海产品库存销售。”上述私募投资总监认为。
水产品企业制定预案
日本核污染水排放正在成为A股上市公司互动平台热门问答。
“日本海域的洋流方向是往白令海峡,到美国后再向南流至赤道,受赤道温差影响向西流动,属于北半球领域的回流。”*ST佳沃(300268.SZ)8月24 日针对核污染水排海对公司三文鱼养殖有何影响的问题回复称,“智利海域位于南半球,并且为距离日本最远的海域,其受到的辐射影响最小,所以目前看不会对公司智利的三文鱼养殖有大的影响。”
*ST佳沃的主营是三文鱼及狭鳕鱼、北极甜虾等海产品,并以智慧化的三文鱼养殖加工为核心。其2022年三文鱼产品收入42.7亿元,占营收比例的77.25%。
国联水产(300094.SZ)则称,公司已做好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相关预案。
“公司国际采购的原料主要以南美白对虾为主,采购地区主要以南亚、中东地区为主,近年来公司太平洋沿岸地区采购逐步减少。”国联水产表示。
但核污染水排放将对海产品市场带来变局已是不争事实。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产值15267.49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值2488.91亿元,海水养殖产值4638.84亿元。渔业产值中,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值比例为46.7∶53.3,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值比例为81.9∶18.1。
另外,2022年,我国远洋渔业产量稳定在225万吨左右,约占国内海洋鱼类产量的30%。有资料显示,中国远洋渔获总量的60%以上都来自环太平洋,而西北太平洋更是中国重点捕捞地区之一。
“公司远洋捕捞业务位于西非的毛里塔尼亚,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对公司暂未产生影响。” 百洋股份(002696.SZ)指出。
而在8月23日和24日,百洋股份股价均放量涨停,这或与其拥有淡水产品有关。
“目前,公司水产品加工外销的产品主要以淡水养殖的罗非鱼为原料,产品包括冻罗非鱼片、条冻罗非鱼等,主要出口美国、欧盟、中东、拉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百洋股份表示,“水产加工业务内销目前主要以批发流通渠道为主。”
百洋股份同时透露,其罗非鱼加工总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有原料罗非鱼加工产能达12万吨,预计到2025年前后可达到20万吨以上。
与百洋股份产品有所不同,深耕海洋牧场的獐子岛(002069.SZ),股价也在8月22日至24日连涨3天,区间涨幅达到17.46%。
此前,獐子岛预告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00万元至60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獐子岛主营是虾夷扇贝、海参、鲍鱼等海产品的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其定期报告称,聚焦海洋牧场核心海域和资源,巩固加强刺参、海螺、海胆、鲍鱼等土著品种的资源培育,构建沿岸贝、参、鲍、胆、螺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
“公司会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水产品进口的相关要求。同时,加强出厂产品的质量检测,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也会坚定维护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针对核污染水排放影响,獐子岛工作人员如此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该工作人员还称,目前獐子岛经营正常,并建议后续可以关注国际或者国家的权威机构调查与检测结果。
井矿盐产量比例上升
核污染水排放也对盐业上市公司也带来了影响。
“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对现在的海盐消费者多少有些影响,这对井矿盐的销售会有促进作用。”云南能投(002053.SZ)有关人士8月24日下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市场应该没有这么快反应。”
根据2022年年报,云南能投2022年度实际生产盐硝产品170万吨多,收入14.21亿元,占营收比例为54.38%,占利润比例为75.26%,毛利率高达55.13%。
“我们生产的是井矿盐,工业盐和食用盐都有,食用盐的价值更高,去年食用盐销售收入7.3亿元,工业盐为6.9亿元。”上述云南能投有关人士说,“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较快调整产品结构。”
以盐业为最大收入来源的鲁银投资(600784.SH),此前针对核污染水排放回复称,公司所属海盐食盐生产企业菜央子盐场、寒亭一盐场位于渤海湾地下卤水富裕区域,食盐生产所用的原盐系采自地下100米左右的卤水蒸发结晶而成,“地下卤水是古海水经上万年地质变化形成,因取自地下,不受海洋环境变化影响。”
但海盐的销售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根据中国盐业总公司公布的数据,2004年,中国制盐生产能力达到4700多万吨,盐产量4300多万吨,其中,海盐约占60%,井矿盐约占30%,湖盐约占10%。
不过,在食用盐领域,目前的使用格局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盐业协会会长王小青近日公开宣称,我国生产食用盐使用的原料有海盐、井矿盐、湖盐,其构成比例分别为22%、61%、17%。
“现在确实发生变化了,由于海水质量的影响,海盐产量下降,井矿盐的占比会越来越大。”苏盐井神(603299.SH)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成本上讲,海盐比较低,但工业化程度不如井矿盐。”
至8月24日股价已连收3个涨停板的江盐集团(601065.SH)亦称,其食盐产品属井矿盐,盐卤精华源自封存于千米的地下,远离污染,保存着最初的纯净品质。
“核污染水排放事件刚刚发酵,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产量,保供没有任何问题。”上述苏盐井神相关人士指出。
而据光期研报,到2022年末我国原盐产能11094万吨,用于化工领域的比例近90%,其余消费领域则主要有食用盐、轻工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