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控制感,内在动机,内驱力,中考,高考
孩子才六年级,就痴迷玩手机、看电视,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在被老师当众一顿训斥之后,直接呆在家里不肯上学了。好说歹说不听,现在家长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这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样继续上学。
这是一位孩子的妈妈发来的求助消息。
这位妈妈的痛苦,并不孤独。
(资料图片)
据教育部数据,2021年包括普高和职高在内的国内中考升学率是92%,也就是说还有8%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成为辍学者,过早的踏入了社会。
显然,类似厌学、弃学的孩子,并不少见。
根据数十年来的心理学、脑科学理论依据,著名临床心理学家、美国国家儿童医疗中心成员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和青少年学习技巧、亲子互动和焦虑管理的导师奈德.约翰逊认为,很多孩子的讨厌学习,固然有家庭教养不善方面的原因,但他在学校里过低的自我控制感也是关键原因之一。
在经历了一二年级的适应阶段之后,孩子们随着年级的增长,开始有了更多的强制性家庭作业,从进入学校大门要排队,到中午吃饭要排队,到放学等候家长还要排队。不仅如此,从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孩子们每时每刻都要遵守各种各样的校园守则、班级规章等要求。
也就是说,我们强调的孩子自主能力的基础,自我控制感、自主感在校园内几乎荡然无存。
当一个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没有控制感和胜任感的状态长期存在,那么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终要么混到学年结束,要么直接成为辍学者。
想要阻止这种局面,就要发掘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又回到健康控制感的主体上了。
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不在小小年纪中断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就必须要让孩子找到、发现和唤醒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俞敏洪认为,教育孩子的关键就是点燃、唤醒、鼓舞和激励,把这些做好了,孩子学习上90%的目标就实现了。
点燃唤醒什么?当然是孩子的内驱力,自我成长的动力,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鼓舞和激励什么?来自父母、老师等外界的鼓舞和激励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自主管理的胜任感、自主感,从而形成内在的动力——自我激励。
脑科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证明,所有健康的自我激励,都来源于控制感、胜任感和自主感。
虽然孩子们在学校和课堂内控制感过低的现状和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要想让孩子在学校里取得良好表现,成为不被忽略的那一部分,就必须帮助孩子培养出健康的控制感,并把这种控制感带进校园。
那么,家长要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把控制感带进校园呢?根据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和奈德.约翰逊两位专家的自驱型成长培养理论,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践,风起堂主在这里总结了4点方法,让孩子们从“不想学”重新回到“我要上学”,并且“我要好好学”的自主学习道路上。
1、 让孩子在课堂外拥有更多的控制感
面对平时成绩、考试成绩、中考高考成绩这三大指标的重压,很多孩子在学校里秉持一个宗旨:只要是对提升成绩没帮助的事,那就绝对不做。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初中、高中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好奇心,更没有什么提升自我心智的动力,因为他们和他们的父母、老师一样,眼里只有分数这个唯一指标。
研究证明,促进孩子课堂表现的最好方法,就是允许孩子在课堂外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关于人类自主动机的自我决定论的创建者,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莱恩发现,当父母支持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他们孩子的表现就会更加积极:
能够更好地自我监督完成家庭作业;做事情更自觉;在老师的眼里也具有更强的自我激励能力、更强的胜任力,并且在课堂上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平时成绩出色,在重大考试中的表现也更能考出高分。
这就给我们的家长们一个提醒,多让孩子在校园之外拥有更多的自主感、控制感和胜任感,这对孩子在校园里的表现会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2、 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很多时候孩子对某一门学科失去学习动力的开始,可能是从一个老师一次批评、训斥开始,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 ,所以不喜欢老师讲的课,也就不喜欢这一门学科了。
于是从某一门课学不好开始,对学习的胜任感不断下降,进而会牵连到其他学科,最终可能在所有主要学科上,都成了老师的“弃子”了。
当孩子出现某一门课程危机的时候,作为家长,就要关注一下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是否出现问题了。